校長的話
首頁 
校長的話 
計畫說明 
進行流程 
宣導資料 
教學計劃 
校舍配置 
行事曆 
辦公室位置 
班級經營 
親師時間 
新生訓練照片 

 

 

學校日的期待--校長 洪寶蓮

 

 

   隨著時空或環境的變遷,學校教育生態已經明顯改變如圖一到圖二,尤其教育基本法訂定,更賦予家長教育參與權,惟參與過程、事項等如果沒有途徑與共識時,仍無法達成共融共成的作用。

   親師信任與合作為什麼重要?透過有效的對話與彼此信賴,可以化除家長與教師在對學生學習觀照點不同、教學內容、評量方法等念上的岐見。根據經驗證明,學校教育若能獲得家長的支持,推動任何新的教學策略都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  『學校日』的設計,就是提供一個合作的界面,學期初親師互相認識,雙向提供必要的資訊,幫助教師教學及家長教養子女,既有如此管道應善用它,期待家長參加學校日時,努力掌握如下的重點,搭起親師合作的第一步。

教師方面提供:

(一)班級經營:如學校校規、班規、班級活動內容與節奏及家長需了解的班級要項

(二)班級教學:如教學計劃、重點、評量、作業及家長配合等事項,

家長方面提供:如幫助老師,認識與了解學生的特性與學習需求,給予老師最大的鼓勵與支持。

學校方面提供:如學校經營理念、校務發展方向、學習活動重要,學生應遵行的行為等資訊。

    天下雜誌出版『親師新主張』,內容分享親師觀念與做法,最後章節針對不同身分提供不同的具體做法可以參考,期勉大家站在自己的角色勉力而為:

校長能做什麼?

    l 一旦家長想找你,就能找到你。

    l 確保學校讓家長有親切感。

    l 向家長請益,如何讓學校變得更受家長歡迎。

    l 設計不同方式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活動。

    l定期辦理焦點團體,了解家長對學校課程的想法。

    l與家長進行非正式的茶敘。

    l支持家長與老師接觸。

    l鼓勵老師對家長開放坦誠,並歡迎家長的關心與參與。
     

老師能作什麼?

    l與學生談談你採行某種教法的理由。

    l 如果你住在社區裡,跟朋友和鄰居談談你在課堂上的作法。

    l 把每一次與家長的互動想成是傾聽和學習的機會。

    l邀請家長來教室找你。

    l請家長分享他們對子女學習風格與興趣的瞭解。

    l 寫信向家長說明你的課程內容和教法。

    l學生一有好表現,就讓家長知道。

    l讓家長定期瞭解子女在班上的情形。

    l讓家長知道與你聯絡的方式與時間。

    l邀請家長協助你進行班上活動。

    l邀請家長參與學生的朗誦與口頭報告活動。

    l安排機會讓家長瞭解你採用(或打算採用的)的新教法。

    l徵詢家長對新教法的意見。

    l 請家長協助你評估新教法對他們子女的效果。

    l 邀請家長加入親師研究小組。

    l邀請家長與你一起進行行為研究計畫。
     

家長能做什麼?

    l與孩子談談他們在學校上課和活動情形。

    l盡可能多瞭解學校和老師。

    l一旦感到疑惑或不確定,就要提出問題。

    l有問題打電話給學校,不要猶豫。

    l一感到不對勁就與老師聯繫。

    l親自造訪子女的老師。

    l告訴老師你欣賞他們的地方。

    l寫信給校長讚許老師的努力。

    l在家長會中扮演積極參與者:問問題、分享你的看法、瞭解在家中可以提供的協助。

    l參加學校活動體育競賽、藝術展覽、戲劇演出。

    l擔任志工(愛心家長),不定期參加或負責支援性工作,例如:為某項活動維持秩序、受邀擔任生涯規劃的演講者,或加入學校球隊的後援會。

    l如果你具備資格,考慮擔任代課老師。

    l 積極參與親師團體,也鼓勵其他人加入。

    l擔任學校或學區委員會成員,如可以競選學校家長委員會委員。

    l藉著閱讀書報與上網,增加在教學、學習與學校方面的知識。

    l加入研究小組,以便跟其他家長與老師學習與分享彼此的想法。
     

  學校教育生態的改變,大環境已容許家長對教育的關心與參與,我們的責任是開闊心胸一起面對與努力,起步或許各方仍有不習慣,但漸漸溝通仍會成形。以下是學校教育生態從過去到現在改變的大致結構圖,在這裡所強調的僅限於溝通模式而已,謹供參考。

圖一:過去的行政、教師、家長及學生通常溝通是單項,學生有問題時家長才有參與,親師互動比較消極、被動,家長好像只在待命,產生的關係有時會有不舒服的感覺。

圖二: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設計,行政、教師與家長一起協力幫助學生學習成長,溝通是互動的,家長是積極的、主動的,彼此關係和諧愉悅。